西山石门

2023-07-27 18:15:02

河北张北野狐岭,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二百公里左右的一带,古人称之为"无穷之门",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,意欲停止开拓的脚步。后成吉思汗在这里屯兵修建“无穷之门”图腾,用来登顶俯视大地誓要征服天边的决心,同时这里也是成吉思汉检阅部队的点将台,此门也可俯看四周军情,观望前线战事。

“无穷之门”最早见于《战国策·卷十九·赵二》中“王破原阳”一章,赵国国君赵武灵王(赵雍)说服他的大臣牛赞同意他的军事改革“胡服骑射”时说:“昔者先君襄王与代交地,城境封之,名曰‘无穷之门’,所以昭后而期远也”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在叙述赵武灵王事迹时有:“十九年春正月,王北略中山之地,至于房子,遂之代,北至无穷,西至河,登黄华之上。”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这些史料典籍中均提到了“无穷之门”、“无穷”。

从《战国策》所载文字还可以看出,“无穷之门”是战国时期赵国开国国君赵襄子约公元前458年于古代国(今蔚县)与燕、东胡接壤的地方修筑的一座界定其疆域的军事要塞。文中的先君襄王就是赵襄子,“城域封之”就是“筑城境上,为之封域”。“无穷之门”是赵襄子用以界定疆域、显示实力、昭示后代并寄托自己远大理想的军事要塞。联系赵武灵王为赵国强盛而推行的“胡服骑射”,其“昭后而期远”的蕴意显而易见。

后来无穷之门随着岁月的洗礼、冲刷,曾多次倒塌,后经过人们无数次的修复,命名为“西山石门”,但这里仍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。

 西山石门-1.jpg